浙江一隧道货车着火致5人死亡 隧道着火后该如何自救
发布时间:2019-08-28 09:56:19
据浙江省公安厅高速交警总队台州支队官方微博消息,2019年8月27日18时27分,G15沈海高速往福建方向1607公里+400米位置(猫狸岭隧道全长3.7公里,事故位于隧道中段位置),一辆安徽号牌的重型半挂车因轮胎自燃引发货物瞬间燃烧,火灾引发的烟雾过大导致过往车辆停于现场无法通行。截止目前,事故已导致5人死亡,31人受伤。
记着从临海市应急管理局获悉,由于货车上的材料燃烧,产生大量窒息性气体,隧道内空气不流畅,短时间内难以扩散,导致大多数人员吸入窒息性气体而受伤。
窒息性气体是以气态吸入而引起组织窒息的一类有害气体。指被机体吸入后,可使氧的供给、摄取、运输和利用发生障碍,使全身组织细胞得不到或不能利用氧,而导致组织细胞缺氧窒息的有害气体的总称。常见的窒息性气体有一氧化碳、硫化氢、氰化氢等。
隧道着火的危害是巨大的,由于其构造的特殊性,导致火灾发生后产生的窒息性气体不易扩散,从而增大了受灾范围。那么,隧道发生火灾时我们该如何从浓烟中逃生呢?
1.交通警示和报警
若车辆无法驶出隧道,应尽可能停靠在隧道右侧的紧急停车带上;只能停留在行驶车道的车辆,应立即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尽量利用惯性靠边停车。
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在车后方150米以外设置警示标志。车内人员应迅速下车转移到检修道上,司乘人员要及时使用隧道内火灾报警按钮、紧急电话或手机拨打12122报警,请求支援。
2.使用消防设施自救
隧道内右侧墙壁上一般每间隔50米,设置一个消防设备箱。司乘人员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可以利用隧道消防设施实施自救灭火。如果无法控制火势,应立即疏散逃生。
3.选择正确的逃生方式
车上如有人员被困,要尽快打开或砸开车窗让车内人员离开。根据逃生标志指引疏散。
撤离时,在车身后放置警示标志,然后朝着火势、烟雾流相反的方向逃离。若洞内烟雾过大,应以隧道洞壁为导向,切记勿以车辆为导向。逃离起火车辆,在隧道内行走时,双手最好不要拎重物,逃离时注意保护头部。同时,切记不要返回车中拿物品。当其中一条隧道失火时,可以经最近的人行横通道到达另一条隧道。
4.护好口鼻,不高声喊叫
逃生时,用手巾或衣物(用水沾湿更好)捂住口鼻,借以滤烟防毒,最好弯下腰走,因为着火时,扩散在隧道里的烟雾和毒气最初是不平均分布的,顶部较浓,下部较稀,而且温度分布也是上高下低;不要高声喊叫,否则会吸入较多的烟雾和有毒气体。
5.往上风口逃生
若火灾发生在地铁隧道内,要牢记往上风口跑,就是逆着风跑。由于隧道内形成了一个天然“卧”着的通风烟囱,里面本来就有空气流动,再加上火灾后地铁会启动紧急程序,在出事列车一端迅速喷出气流,而另一端则猛吸烟雾,出现强烈空气对流,毒烟雾将涌向下风口。
综上所述
1. 车辆失火后,疏散时尽量不要驶入或停留于隧道内。
2. 及时使用隧道内火灾报警按钮、紧急电话或手机报警,并且立即做好警示和自身防护。
3. 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可充分利用隧道消防设施展开自救。
隧道着火极易产生一氧化碳等窒息性气体,被困人员除了有被大火烧伤的危险外,因吸入过多窒息性气体而死亡的示例也不在少数。因此,我们在隧道行车时,一定要注意安全,发生隧道火灾时,应掌握一定的自救方法,尽快逃离,保证人身安全。
部分内容来源于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