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雨林大火 森林火灾的烟尘危害有哪些?
发布时间:2019-08-23 16:29:17
“地球之肺”亚马逊雨林大火,已陆续燃烧了3周左右,滚滚的浓烟让白天宛如黑夜。给人类及自然环境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害。
巴西国家空间研究所2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巴西境内森林着火点达75336处,较去年同期增加85%,逾半数着火点位于亚马逊雨林。本月以来,森林着火点已达36771处,较上月同期激增175%。
本月19日,从亚马逊雨林南下的火灾烟气对南马托格罗索州、圣保罗州和帕拉州部分地区造成明显影响。圣保罗大学研究人员在当天浑浊的雨水中发现植物燃烧后留下的有毒物质。
亚马逊热带雨林
亚马孙热带雨林位于南美洲的亚马逊盆地,占地700万平方公里。雨林横越了8个国家:巴西(占森林60%面积)、哥伦比亚、秘鲁、委内瑞拉、厄瓜多尔、玻利维亚、圭亚那及苏里南,占据了世界雨林面积的一半,森林面积的20%,是全球最大及物种最多的热带雨林。亚马孙雨林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肺”。
关于亚马逊雨林大火的原因众说纷纭,可森林火灾带来的危害却是有目共睹的。无论对自然环境还是野生动物都是灾难性的打击。仅大火燃烧产生的烟尘带来的危害都令人触目惊心。
森林火灾烟尘导致大气污染,容易形成烟雾,长期笼罩在天空中不易被驱散,最长可以在空气中滞留时间超过20天,覆盖面积超过一个县域面积,长期吸入能使人出现眼红、流泪、咳嗽等症状,烟尘中还含有大量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毒有害气体、过敏物质,并容易诱发各种疾病,给人们的健康带来威胁。并且影响交通正常运营,燃烧产生大量烟尘形成浓雾,直接影响民航、铁路、高速公路的正常运行,带来重大的交通隐患。
详述森林火灾的烟尘危害
1.严重损害身体健康甚至导致死亡
森林发生火灾时,由于燃烧要消耗大量的氧气,使空气中的氧浓度显著下降,人长时间待在这种低氧环境中,就会造成呼吸障碍、失去理智、痉挛、脸色发青,甚至窒息死亡。当森林火灾燃烧旺盛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人们一旦接触10%-20%浓度的二氧化碳,就会引起头晕、昏迷、呼吸困难,甚至神经中枢系统出现麻痹,从而失去知觉,导致死亡。烟尘中还含有各种有毒气体、腐蚀性气体
等有害物质,这些有毒气体远远超过人体生理正常所允许的最低浓度,会造成人们中毒死亡。
2.降低能见度,妨碍视线
火灾发生时,可燃物燃烧还会产生一些对人体有较强刺激作用的气体,让人无法看清方向,对本来不是很熟悉的森林区域变得更加无法辨认其疏散路线和防火隔离区、避险区。人在烟雾环境中能正确判断方向脱离险境的能见度最低为5米,当人的视野降到3米以下,逃离火灾现场就非常困难。人在烟雾中的心理极不稳定,会产生恐怖感,以致惊慌失措,给组织疏散灭火行动造成很大困难。
3.刺激性气体对人体的危害
刺激性气体是指对人的眼睛,皮肤,特别是对呼吸道具有刺激性的气体。刺激性气体主要损害人体的肺部、皮肤、眼睛和上呼吸道粘膜。但以局部为主。刺激性气体毒害作用的强弱和损害部位,除与浓度大小和接触时间有关外,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在水中的溶解度。溶解度大的气体(如SO2)吸入人体后,遇到湿润的粘膜就会迅速地溶解在水中产生刺激作用。刺激性气体的主要危害有皮肤化学烧伤、化学性眼损伤、刺激性上呼吸道炎、化学性支气管炎和中毒性肺水肿等。
森林火灾多因人为活动导致。为扩大用于放牧或耕种的土地面积,人们不断采伐雨林,并通过燃烧树干、树枝、树叶等清理现场。森林是地球的保护伞,森林失火意味着保护伞损坏,人类及自然环境、动植物都将赤裸裸地暴露在烟尘中而束手无措。我们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更要时刻关注气体安全,减少有毒有害气体的排放。在各行各业的生产及日常生活中安装使用气体检测报警器,能实时监测气体浓度,一旦发生气体泄漏,可迅速报警,从而能较少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守护人类的美丽家园。
部分内容来源于新华网